制裁阴影下的硝烟:西方试图再向中亚引燃动乱之火 天天头条
贸易暗涌:困于俄乌冲突限制下的经济棋局
(资料图片)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与俄罗斯的贸易受到限制而下滑,但欧洲与中亚的贸易却出现意外明显增长。据爱沙尼亚公共广播公司(Eesti Rahvusringhääling, ERR)报道,爱沙尼亚与中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在2022年剧增。与2021年度相比,爱沙尼亚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额增长了6倍,对乌兹别克斯坦增长了1.3倍,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增长则高达55倍。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EBRD )在2月底发表的一份报告同样指出,欧盟国家和英国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出口的俄罗斯受制裁的货物量,与未受制裁的货物量相比增长了近30%。该报告同时指出,对中亚国家的出口增长并未抵消俄罗斯与西方国家贸易的下降。
《财富》杂志在欧洲对俄一系列制裁落实后的报道指出,俄罗斯政府希望通过推行“平行进口”计划绕过西方制裁,合法地进口那些已承诺退出俄罗斯的外国品牌产品。该计划在2022年7月已全面施行,俄公司从第三方国家进口外国企业生产的商品,无需获得商标所有者的许可,只要将其“改名换姓”后出售即可。据统计,2022 年俄与中亚贸易额出现空前增长,俄吉贸易额为29.8亿美元,比2021年增加近9亿美元、俄哈贸易额增加20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260亿美元、俄乌(兹)贸易额达到92.8亿美元,成为乌兹别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从效果上看,“平行进口”政策在确保俄罗斯社会生活不被战争扰乱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用,俄罗斯人民并未因为战争而改变习惯,仍能保证像从前一样继续过着熟悉的生活。
此外,爱沙尼亚驻中亚大使托马斯·蒂尔斯(Toomas Tirs)也指出,部分欧洲国家与中亚国家贸易的增长也源于运送方式发生改变。此前出口货物一般需要经过俄罗斯的中央仓库再转运至中亚,而俄乌冲突爆发后,各国都在寻找从爱沙尼亚直接运送货物的方法,并承诺使用爱沙尼亚的承运商。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今年2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时表示,美国正密切关注俄罗斯试图通过中亚“逃避”制裁所做的尝试,并强调了美对俄正持续通过邻国进口微芯片和其他尖端技术的担忧。去年,乌兹别克斯坦私营企业Promcomplektlogistic Private Company因向俄罗斯供应芯片而被指控支持俄罗斯军工联合体,从而被列入贸易限制名单。随即,美国财政部就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列入受制裁商品过境国名单。
夹缝生存:中亚在新一轮制裁中如何斡旋
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正在讨论建立一套新的制裁机制,针对“它认为在阻止俄罗斯逃避制裁方面做得不足的第三国,尤其是无法解释关键商品或技术贸易激增的国家”,以阻止各国帮助俄罗斯,并打击俄罗斯可能正在利用的贸易渠道。欧洲理事会议长查理斯·米歇尔 (Charles Michel) 强调,“欧盟仍须致力于支持并加大对俄罗斯的集体压力”,而上述新制裁将成为欧洲对俄一系列连续制裁的第11套方案,预计将在日本召开 G7 峰会前出台。
从现有透露的新制裁方案来看,其除去按标准扩大受制裁人员(主要是个人)的范围之外,还将在弥补已实施制裁的漏洞方面进行多项创新,同时加强集团各国执行限制措施的能力。欧洲方面表示,如果这套制裁作用不理想,欧盟将选择对关键商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限制作为“次级制裁”,同时将计划扩大数项现有出口措施的范围,并禁止许多商品过境俄罗斯。
可以确定无疑的是,新一轮制裁的焦点在于针对中亚、在于俄乌冲突中通过本国领土为俄罗斯“平行进口”政策提供便利的国家,涵盖哈萨克斯坦、土耳其、阿联酋、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包括中国。但是在美财政部2022年夏宣布的帮助俄绕过制裁的国家之中,中国并不在其列。彭博社(Bloomberg News)表示,无论是新一轮制裁还是西方所谓“次级制裁”,其实显然不太可能针对中国。对于土耳其,欧洲一直希望借制裁机制对土施加“软压力”,使受欧洲支持的总统候选人赢得大选,防止反对派上任;至于阿联酋,无端的制裁只可能加剧西方与阿拉伯世界之间紧张的关系。
由此分析,在此轮新的制裁背景下,距离俄罗斯最近的则成为了对西方制裁抵抗力最弱的国家——即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他们很可能成为首批受害者。长期以来,中亚国家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他们在俄乌冲突中本就更直接地受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冲击——美国《外交官》(The Diplomat)杂志去年10月刊文指出,中亚是受冲突造成的全球经济不稳定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国内企业信贷阻塞还是劳务移民关系动荡,俄乌冲突为中亚带来太多不确定性;而出于历史、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美国也不能够取代俄在中亚的影响力。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他们急需在俄与西方间“制裁战”所提供的机会和帮助俄规避制裁的惩罚威胁之间仔细权衡利弊,同时不得不在一系列形势变化中灵活地调整策略,继续奉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
动荡风险:精英阶级对国家命运的选择
事实上,欧盟的做法与所谓“次级制裁”的策划并不一致,其不仅在许多项目上仍然与俄罗斯保持着积极的贸易关系,且不计划也不能停止在中亚部分国家(如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的持续投资。同时,对于实施“次级制裁”的判定标准,实际上是建立在获取相关国家对外贸易数据基础上的,即使目标国家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执行开放的贸易政策,但欧洲的判定要求都涉嫌侵犯独立国家的主权。结合目前状况不难发现,在新一轮制裁中,只是中亚部分国家的精英阶级“代替”本国成为“受制者”,故精英阶级的表现成为国家形势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能控制本国经济命脉的精英阶级本身,考虑到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经济问题日益突出的大环境,遵守西方制裁不仅会使他们丧失默许俄“平行进口”的轻松资金来源,更必然使其与俄方本已困难的关系复杂化。里海管道财团的前车之鉴就是中亚各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战的缩影:当哈萨克斯坦官员的反俄言论加剧时,该财团“及时地”崩溃;在此类言论逐渐消弭后,财团的运行出人意料地逐渐开始恢复。
在西方持续制裁与俄罗斯坚定回应的“夹缝”之间,中亚各国内部不稳定的风险在多方面急剧增加。历史多次表明,对于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受地缘政治“摆布”的国家,面对即使并非十分剧烈的国际形势变动,也能立即燃起地区动荡的“野火”。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中亚各国(尤其是国内精英阶级)对西方的依赖程度,受益于俄罗斯边境不稳定的人往往趁机渔利,因为精英阶级与国内人民的利益关系往往是不一致的。
面对潜在的动荡风险,俄罗斯始终坚持正确国际立场,尽管在后苏联地区能有机会展示军事实力,但仍尽一切努力不促进或激化产生于此地的各类新冲突。无论是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爆发的第二次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还是哈萨克斯坦和亚美尼亚的公开反俄行为(在联合国大会公然投出反对票)——都没能促使俄开辟第二条战线。
事实证明,现在西方企图重演其曾在2013年春夏在乌克兰使用过的手段——彼时第二次颜色革命还未爆发,俄乌之间的贸易战就已经打响。当时贸易战影响的不再是精英阶级及其相关企业,而是直接波及到关乎人民收入和生活需求的领域。然而,尽管俄罗斯彼时采取的施压手段更复杂多样,但结果却与预期相反:在乌克兰内部,精英阶级的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并非时刻保持一致,同时俄低估了精英阶级企图以国家利益换取个人利益及政治生涯发展的欲望。
十年后的今天,冲突变得更加剧烈,风险更是倍于从前。在复杂外部地缘政治关系与国家内部动荡形势双重作用下,中亚各国局势将何去何从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内精英阶级的选择。固然俄方无意再次卷入与中亚地区“剪不断、理还乱”的区域混乱形势,但中亚各国若不积极自省并对亲西精英阶级采取措施,其纵容西方无限制攫取中亚资源的行为将无疑引起各国的自我毁灭。(周宇宽、方梓盛)
关键词:
2023-05-26 20:24:08
2023-05-26 19:36:26
2023-05-26 18:07:03
2023-05-26 16:44:08
2023-05-26 15:43:13
2023-05-26 13:50:10
2023-05-26 12:43:44
2023-05-26 10:50:58
2023-05-26 08:55:03
2023-05-26 07:14:04
2023-05-26 06:40:18
资讯
品牌